編者按:七十年懸壺濟世,七十載杏林春暖。自濰坊市中醫(yī)院建院之初,至今已歷七秩春秋。這七十年,是醫(yī)者仁心與精湛醫(yī)術交相輝映的七十年,是無數(shù)生命在這里重獲希望的七十年。在濰坊市中醫(yī)院建院70周年之際,《岐黃薪火70年》這本承載著厚重歷史與溫情記憶的書籍,如同一把鑰匙,輕輕旋開了過往與現(xiàn)在的連接之門——這里有醫(yī)患之間的信任托付,有青年醫(yī)師的成長印記,也有老一輩醫(yī)者篳路藍縷的赤誠初心。這些故事,是仁術與仁心的交織,是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的對話,更是濰坊市中醫(yī)院七十年砥礪奮進的生動注腳。自6月5日起,新派客戶端對書中的部分章節(jié)進行連載。讓我們一起銘記那些溫暖的瞬間,銘記那些為生命奮斗的身影,感受那份永恒的醫(yī)患深情。
在治愈的路上與你同行
□李玉平
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,我剛剛結束早班交接工作,便迎來了新轉入我們科的患者——王阿姨。她因突發(fā)腦出血導致右側肢體偏癱,并伴有輕度認知障礙入院。見到她時,她神情有些呆滯,對周圍環(huán)境顯得非常陌生和恐懼。作為她的責任護士,我立刻意識到,除了日常的醫(yī)療護理,心理上的關懷同樣重要。
王阿姨剛入院時,對中醫(yī)的治療方式并不了解,甚至有些抵觸。她總是擔心針灸和推拿會讓她感到疼痛,也對中藥的味道感到不適。為了讓她安心,我每次都會耐心解釋這些治療方法的原理和作用,并告訴她很多患者通過中醫(yī)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為了幫助王阿姨更好地適應醫(yī)院環(huán)境,我每天都會多花一些時間陪她聊天,聊聊她的家庭、她的愛好,以及她生病前的生活。漸漸地,她開始信任我,也愿意配合治療。
在治療過程中,王阿姨因為肢體活動受限和認知障礙,經(jīng)常感到沮喪和無助。有一次,在進行針灸治療時,她因為疼痛而情緒失控,哭著說不想再繼續(xù)了。我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,坐在她身邊,輕聲安慰她,告訴她康復需要時間和耐心,并分享了一些其他患者成功康復的例子。
為了緩解她的疼痛和焦慮,我嘗試用一些中醫(yī)的按摩手法幫她放松肌肉,并給她講了一些輕松的小故事。慢慢地,她平靜了下來,同意繼續(xù)治療。那一刻,我感到無比欣慰,因為我知道,她開始信任我,也開始相信康復的可能。
還有一次,王阿姨因為長期住院而感到孤獨和沮喪,甚至有了放棄治療的念頭。我得知后,特意在下班后留下來,陪她一起看了一些她喜歡的電視劇,并和她一起討論劇情??吹剿樕现匦侣冻鲂θ荩腋械椒浅i_心。
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護理,王阿姨的病情有了明顯的好轉。她的肢體功能逐漸恢復,認知能力也有所改善。在康復訓練中,她開始能夠自己完成一些簡單的動作,比如用左手吃飯、慢慢行走等。
有一天,王阿姨突然對我說:“小李,我覺得我好多了,謝謝你?!彼倪@句話讓我感到無比溫暖和感動。
經(jīng)過幾個月的治療,王阿姨終于可以出院了。出院那天,她特意找到我,緊緊握住我的手,說:“小李,真的很感謝你,要不是你,我可能早就放棄了。”她的家人也對我表達了深深的謝意。
王阿姨出院后,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。雖然我為她感到高興,但同時也意識到,我已經(jīng)習慣了每天和她一起度過的時光。不過,我更清楚,我的職責是幫助更多的患者,像王阿姨一樣,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氣和希望。
通過這次與王阿姨的互動,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濰坊市中醫(yī)院護士的責任和使命。我們不僅是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助手,更是他們心靈的慰藉者。腦病的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而我們的關懷和陪伴則是患者康復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王阿姨的康復不僅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,更是對中醫(yī)的認可。我深知,作為一名濰坊市中醫(yī)院的護士,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治療疾病,更是傳遞愛與關懷。每一次微笑,每一句鼓勵,都是我們送給患者最好的禮物。
口述者簡介
李玉平,濰坊市中醫(yī)院東院區(qū)腦病一科護師。2021年被評為醫(yī)院先進個人,2023年在醫(yī)院演講比賽中獲二等獎,2023年在全市醫(yī)務系統(tǒng)“書香三八”征文活動中獲一等獎、三等獎,2024年被評為醫(yī)院先進個人。
新派融媒體記者:王路欣/整理
通訊員:張亞男 藺健春
編輯:邢敏 祝超 韓鎮(zhèn)
一審:慈兆慶 二審:劉鵬 三審:王志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