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順治
4月23日,記者走進逄王一村,隨處可見的西紅柿大棚,路兩旁叫賣西紅柿的村民,讓這里處處充滿生機。在一處村民的大棚內,周順治正跟大家一起查看西紅柿苗的長勢情況。
記者采訪了解到,1961年出生的周順治,18歲投身軍營,服役的五年時光鑄就了他雷厲風行、永不服輸?shù)钠犯瘛?988年,27歲的周順治擔任逄王一村黨支部書記。剛上任,他就直面村容村貌的難題。村里主干道因村民隨意建房變得寬窄不一、泥濘難行。他帶領村“兩委”逐戶溝通,憑借軍人的韌勁,說服十幾戶村民搬遷,拓寬道路,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。
為讓村民過上好日子,周順治將目光投向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逄王一村土地肥沃、水資源豐富且優(yōu)質,但傳統(tǒng)農作物種植收益微薄。2016年,他帶領村干部外出考察后,決定依托當?shù)貎?yōu)勢發(fā)展西紅柿種植。
說干就干,周順治帶領村里的黨員干部建造黨員示范棚。他結合在部隊學到的管理經驗,從大棚的格局外觀,到西紅柿的品種選購、肥料使用等方面進行統(tǒng)一規(guī)劃和管理。他帶領村“兩委”成員多次往返科研院所,請教專家,最終篩選出多個優(yōu)質品種。同時,建起西紅柿小鎮(zhèn)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服務中心,為村民提供技術支持和市場信息。
在他的努力下,村里成立合作社,探索出“黨支部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發(fā)展模式。村干部分片管理,定期對大棚進行檢查指導,還定期開會統(tǒng)一品種、施肥方法。與此同時,周順治積極對接相關部門,爭取到來自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資金、技術支持,讓西紅柿產業(yè)換擋升級進入“快車道”。
2017年,合作社成功舉辦了第一屆西紅柿采摘節(jié)?;顒悠陂g,70%的西紅柿銷售一空,大棚種植戶都有了自己的“粉絲”。此后,“逄王一品”品牌聲名遠揚,周順治還積極開拓線上銷售渠道,與大型商超簽約,利用惠農助農直播間進行線上賣貨,每年為合作社至少增收500萬元。
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同時,周順治不忘改善民生。他帶領村“兩委”推進污水治理、旱廁改造、改造水管電網(wǎng)、硬化道路、綠化村莊。如今,逄王一村從貧困村蝶變?yōu)檫h近聞名的“西紅柿小鎮(zhèn)”,2024年全村西紅柿產業(yè)收入達1500萬元,人均純收入近2萬元。
37年,周順治初心未改。作為“兵支書”,他將軍人本色融入鄉(xiāng)村振興,用實際行動詮釋擔當,在鄉(xiāng)村這片熱土上,繼續(xù)帶領村民書寫致富新篇。
新派融媒體記者:張沁/文圖
編輯:邢敏 祝超
一審:韓鎮(zhèn) 二審:劉鵬 三審:王志剛